联系我们
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南街绿地金融城9号院1号楼5层
18601103476

各相关单位: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进程持续深化,新能源已成为能源革命的核心引擎。在我国“双碳”战略引领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攻坚期,2025年作为政策落地的重要节点,系列配套文件密集出台,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构建了清晰的制度框架。
当前,光伏与风电装机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储能规模化应用格局逐步形成,但新能源固有的间歇性、波动性特征,导致弃风弃光现象仍有发生,系统灵活性面临考验,同时对电力市场统一化进程构成制约。在此背景下,多能协同模式成为破解上述难题的核心路径。
多能协同通过光伏-风电-储能的技术耦合,实现能源功率互补、时空匹配与供需动态响应,有效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能与稳定性,其技术体系既涵盖智能调度等关键技术融合,又与电力市场统一大市场建设存在深度关联。
2025年前,西北风光储基地、东部园区微电网等示范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储能利用率偏低等突出痛点。推动多能协同落地,需在源网荷各环节构建技术路径,并建立与电力市场统一大市场的高效衔接机制。
当前多能协同发展面临技术控制精度不足、市场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政策标准滞后等多重挑战,需通过技术创新与机制优化协同破解。国内外实践经验为其在2025年及未来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重要借鉴,将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北京中建政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将在成都市举办“新能源多能协同实战:光伏风电储能与电力市场统一大市场落地路径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课程内容】
一、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政策及其解读
1.政策驱动:“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2025年关键节点政策解读)
2.新能源发展现状:光伏/风电装机占比、储能规模化应用趋势(2025年预测数据)
3.多能协同必要性:解决弃风弃光、提升系统灵活性、支撑电力市场统一化
二、多能协同核心概念与技术基础
1.定义与内涵:光伏-风电-储能协同的物理逻辑(功率互补、时空匹配、供需响应)
2. 技术融合点:智能调度算法(风光功率预测+储能充放策略)、数字平台(多源数据整合)、硬件适配(变流器/PCS兼容性)
三、2025年前多能协同实践现状与痛点
1.典型项目复盘:西北风光储基地、东部园区微电网(运行数据对比:消纳率、经济性)
2.现存痛点:储能利用率低(日均充放次数<1.5次)、跨主体协同机制缺失、市场价格信号滞后
四、多能协同落地技术路径
1.源侧优化:风光储联合建模(考虑气象不确定性的动态出力曲线)
2.网侧支撑:基于储能的调峰/调频服务(响应速度、容量配置标准)
3.荷侧互动:用户侧储能参与需求响应(分时电价联动、虚拟电厂聚合)
五、电力市场统一大市场衔接机制
1.市场设计逻辑:从省间壁垒到全国统一(跨区域交易规则、阻塞管理机制)
2.交易品种创新:风光储联合主体参与中长期+现货市场(偏差考核分摊、辅助服务补偿)
3.价格形成机制:绿电溢价与储能成本疏导(容量电价+电量电价组合模式)
六、典型案例:2025年标杆项目解析
1.国内案例:某省“风光储+跨省交易”示范(收益结构:发电收入+辅助服务+绿证)
2.国际经验:欧洲电力市场多能协同模式(市场耦合机制、储能参与AGC调频实践)
七、市场挑战与对策:2025年项目落地关键
1.技术挑战:多能协同控制精度(提升预测误差<5%的技术方案)
2.市场挑战:利益分配矛盾(跨区域主体收益分成模型)
3.政策挑战:标准与监管滞后(储能身份认定、数据安全规范)
4.项目落地:多能协同项目占比超30%、统一市场交易规模翻倍
5.项目关键:AI+多能协同(数字孪生应用)、绿氢耦合(长时储能新场景)
【参会对象】
1.各地发改、能源、工信、自然资源、交通等相关政府部门管理人员;
2.各地电力、发电、电网、能源、平台公司等业主单位从事新能源项目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等相关部门人员;
3.各大央企及各区域指挥部、相关单位从事市场开发、投融资、法务合约、新能源相关业务负责人和骨干员工。
【时间及地点】
2025年11月5日-7日(5日为报到日) 成都市
【培训费用】
1.收费标准:
培训费:3600元/人(费用含会务培训费、资料费、税费)
会员价:200元/人(费用含会务培训费、资料费、税费)
2.缴费方式:银行汇款或转账,会议现场不安排收费
户 名:北京中建政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半壁店支行
账 号:0200280609200040358
【联系方式】
联系人: 叶苹 18601103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