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万亿资金护航!解码医疗卫生领域三大资金体系协同密码

时间:2025-09-12 中建政研



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朝着高质量发展加速迈进2025年,中央层面构建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三大资金体系,总规模预计突破6万亿元,为医疗卫生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三类资金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共同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公共卫生能力提升等关键领域注入强劲动力

划重点

01

三大资金体系的特性与支持方向

(一)超长期特别国债:长期低成本的设备升级助推器

2025年,我国计划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较2024年增加3000亿元作为期限长达20-50年的长期资金,它以中央财政还本付息为保障,重点聚焦医疗设备更新与能力建设,最高可为设备更新项目提供70%的补贴

在支持方向上,超长期特别国债精准覆盖医疗领域多个关键环节既推动高端医疗设备创新应用,助力拔尖医院完成重大设备配置升级,又关注基层医疗发展,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标准化,提升县级医院医疗设备水平,强化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同时,它还兼顾公共卫生安全,支持省域医学高地设备更新扩容与数字化转型,加快城市医院老旧设备淘汰,增强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响应紧急医学救援及传染病病原体检测能力,为妇幼保健相关机构的设备配备与更新提供资金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资金浪费,医疗设备更新项目原则上不得重复申请其他中央专项资金

(二)中央预算内资金:公益项目的短板补齐者

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350亿元,主要投向37个民生保障与基础设施短板领域,以无偿补助为主要形式,重点支持两重建设,为医疗卫生领域公益性强的项目提供坚实保障

其支持方向紧紧围绕医疗体系薄弱环节与长远发展需求一方面,大力扶持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医疗服务高地;另一方面,切实推动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此外,还统筹推进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并全面保障往年结转续建项目顺利推进,确保医疗建设项目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三)地方政府专项债:收益性项目的融资引擎

202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预计发行4.4万亿元,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扩大医疗基础设施项目申报范围这类资金以收益自平衡为核心,期限多为10-20年,重点支持兼具公益性和收益性的医疗项目,且允许将债券资金直接用于项目资本金

在政策优化方面,以省份为单位,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券规模上限,从该省份用于项目建设专项债券规模的25%提升至30%,大幅提升了融资效能具体支持领域涵盖广泛,包括公立医疗机构建设(如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县级医院分院的新建或改扩建)公共卫生设施完善(如应急医疗救治中心疾控中心实验室升级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智慧医疗项目发展(如远程医疗平台电子病历系统区域医疗数据共享中心建设)以及特殊群体服务设施建设(如精神病专科医院优抚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

划重点

02

资金组合与申报:科学搭配,高效落地

单一资金来源难以满足复杂医疗项目的需求,唯有科学组合三类资金,才能实现最优配置根据2025年政策导向,医疗卫生类项目可按照模块划分精准匹配的思路设计资金拼盘:

(一)设备更新类项目:锁定超长期特别国债

对于大型医疗设备购置信息化系统升级实验室装备等长期资产投入项目,超长期特别国债是理想选择其最长50年的期限能有效降低项目短期偿债压力,70%的补贴比例也能大幅减轻资金负担,助力医疗机构实现设备迭代与能力升级

(二)公益类项目:对接中央预算内资金

医院项目中的纯公益性部分,如感染科楼应急救治设施教学科研设施等,可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最高补助比例可达总投资的80%这类无偿补助资金无需偿还,能精准补齐医疗公益服务短板,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与公平性

(三)收益类项目:配置地方政府专项债

医疗配套服务设施院内生活商业配套停车场等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项目模块,适合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10-20年的期限与项目收益周期相匹配,收益自平衡机制也能确保项目可持续运转,同时30%的资本金比例上限进一步提升了项目融资能力,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划重点

03

典型案例借鉴

安徽省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通过创新组合三类资金,成为全国医疗项目资金运作的示范案例该省计划建设9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总投资140亿元,遵循争取中央支持省与市县共担一中心一策的原则,成功构建多元化资金拼盘

其中,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27.7亿元,为项目公益性部分提供了核心保障;省财政累计拨付省级建设资金12.1亿元,发挥了省级财政的统筹协调作用;项目所在地政府统筹安排10.2亿元,进一步补充了资金缺口三类资金协同发力,不仅确保了项目顺利建成运营,更为其他地区医疗项目的资金筹措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小 结

Conclusion

三大资金体系的协同构建,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打造了长期投入+公益保障+市场活力的多元化资金生态超长期特别国债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撑设备更新与能力提升;中央预算内资金聚焦公益领域,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地方政府专项债激活市场活力,撬动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优化与落地,医疗卫生项目需进一步精准把握政策导向,通过模块化资金拼盘设计,实现各类资金的高效组合与精准对接同时,还需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为公共卫生安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及智慧医疗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超长期国债专项债等政策资金该如何精准谋划?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申报有哪些关键要点待掌握?线上精讲课2025政策资金谋篇布局:超长期国债专项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谋划与申报助力您破局!

政策前沿性:紧跟2025年特别国债专项债等政策调整,深度解析新增支持领域,确保掌握政策动态

实操指导性:聚焦项目谋划细节申报流程优化及材料编制技巧,搭配真实案例提升落地能力

全链条覆盖:融合政策分析项目谋划资金对接案例复盘,形成申报-实施-运营全流程知识体系


限时优惠中

立即听课,抢占红利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客服电话:18601103476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