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南街绿地金融城9号院1号楼5层
18601103476

2025-08-06
2024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24〕52号)(以下简称“52号文”),扩大专项债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并明确在四川省作为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省份之一。作为全国首批10个获得该权限的省份,今年四川省在专项债流程上进行了简化,有力推动了债券发行提速。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专项债发行表现突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截至6月底,全省专项债发行节奏持续加快。详细的分析内容如下:
一、2025年四川省专项债券政策创新
作为全国首批10个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省份之一,四川省2025年专项债政策创新主要体现在审批机制、资金用途拓展、负面清单与资本金扩容三个方面:
(一)审批机制
四川省作为财政部2025年首批批准的10个“自审自发”试点省份之一,率先获得专项债项目全流程自主审批权限。根据52号文规定,试点省份的项目申报、合规性审查、收益平衡测算等环节均改由省级政府主导完成,彻底取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实质性复审程序,仅保留备案监督职能,发行周期缩短60%以上。
(二)资金用途拓展
2025年四川省专项债券政策在资金用途拓展方面实现了多项突破性创新,从传统的基建领域延伸至土地储备、地方债务化解等多个维度,体现了政策工具的灵活性与精准性。
2025年3月自然资源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有关工作的通知》(45号文),明确专项债可用于土地储备,四川作为“自审自发”试点省份率先响应,截止2025年6月30日,四川省发行64个土储专项债项目,共计发行了88.59亿元。
截止2025年6月30日,四川省共计发行171.75亿元专项债用于债务化解,占发行总规模的13.67%,仅低于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的20.05%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15.41%,高于交通基础设施的12.56%。
(三)负面清单与资本金扩容
52号文明确将实行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将完全无收益的项目、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以及除保障性住房、土地储备以外的房地产开发纳入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未纳入“负面清单”的项目均可申请专项债券资金。将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如量子科技、商业航天)、传统设施智能化改造、卫生健康等22个领域纳入“正面清单”。提高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以省份为单位,提高至30%。
政策的创新加快了专项债的发行速度与使用效率,截止2025年6月30日,四川省的发行规模为1256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699亿元,增长了79.68%。
二、上半年四川省专项债发行情况
(一)四川专项债城市梯队由蓉宜绵三城领跑
截止2025年6月30日,四川省发行地方政府共计1750个项目,共计发行了1256亿元。其中四川省排名前三发债城市为成都市214.43亿元、宜宾市105.8亿元、绵阳市77.86亿元,在四川省发行额度中分别占比17.07%、8.42%和6.20%。
数据来源:专项债券信息网、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中国债券信息网
图1 2025年1~6月四川省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
成都市近几年专项债发行规模一直位列四川省第一,发行规模上保持绝对优势,但对比以往年度数据,总体占比呈现下降趋势。
从表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成都专项债在全省占比逐年下降,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四川省债务资源配置策略的深刻调整,也反映出区域经济格局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成都作为省会和经济中心,集中了大量资源,但近年专项债更多流向资阳、自贡、广安、宜宾等城市,支持如资阳市成渝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自贡航空产业园航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广安市成渝双城经济圈川渝高竹新区乡村振兴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等项目。这种分配调整旨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导致的“虹吸效应”,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内多点支撑格局的形成。
(二)四川省上半年专项债发行兼顾项目建设与债务风险化解,彰显财政政策灵活前瞻
从发行结构来看,四川省专项债资金确实在同时推进新增项目建设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两大目标,体现了其财政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
从新增项目建设的角度看,1-6月份的新增专项债投向了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及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三个领域的占比分别为20.05%、15.41%、12.56%。此外,还有一部分项目资金投向了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城乡冷链等领域,但是规模整体较小。发行期限以20年、30年为主,与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的属性相契合,有助于匹配资金投入与收益回流的时间节奏,降低短期偿债压力。
数据来源:专项债券信息网、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中国债券信息网
图2 2025年1~6月四川省地方新增专项债募投领域分布
上半年四川省专项债发行1750个项目,其中新项目数量737个,占比42.11%。续发项目占比57.89%。续发项目占比高说明资金优先用于已开工的在建项目,防止因资金断档导致工程停滞,符合“加快资金使用进度”的政策导向。
与往年相比,将债务化解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了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在这一政策指引下,截至2025年6月30日,四川省已累计发行专项债券171.75亿元,并将该笔资金专项用于偿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标志着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三)四川省上半年发行节奏加速,规模扩势显著
在发行节奏上,四川省呈现出“加速”的特点。上半年发行规模显著扩大,仅3月一批次就发行了455亿元,经过一个月的项目储备和审批,5月继续保持了这一势头,上半年的总发行额已达到2024年全年的58%,发行速度明显加快。
数据来源:专项债券信息网、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中国债券信息网
图3 2025年1~6月新增专项债发行情况
三、四川省偿债能力分析
四川省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和余额持续增长,存量规模居全国上游,四川省经济水平和财政实力水平较强,财政平衡能力有待继续提高。债务余额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较高,债务负担偏重,需进一步加强债务风险防范机制。
(一)财政实力较强,财政收入居全国上游水平
2024年四川省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5635.08亿元,居全国上游水平,比上年同比增长1.9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760.97亿元,比上年下降754.63亿元,下降16.71%,近年来,四川省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处于全国上游水平。
数据来源:专项债券信息网、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中国债券信息网
图4 2016—2024年四川省财政收入数据
(二)债务余额位于全国上游
2016—2024年,四川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和余额均呈增长态势,债务余额比例持续上升。截至2024年末,四川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4029亿元,在全国37个省(区、市)中居第4位(见图6)。
数据来源:专项债券信息网、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中国债券信息网
图5 2016—2024年四川省债务压力
数据来源:专项债券信息网、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中国债券信息网
图6 2024年全国债务余额排名
(三)债务负担偏重,但债务风险防范机制健全
2016—2024年四川省债务余额增长较快,债务率和负债率水平持续上升(见图5),债务余额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较高(见图7)。四川省在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债务管理机制,在加强政府债务政策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政府性债务月度报告、隐性债务统计监测和地方政府性债务投资项目资产清查登记,持续完善全口径债务风险监控机制;此外,还需对债务风险提示或预警地区实施通报,有效防范全区债务风险。
数据来源:专项债券信息网、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中国债券信息网
图7 2016—2024年四川省债务余额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
小 结
2025年1-6月,四川省累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项目1750个,其中新项目737个,占比42.1%;累计发行金额1256亿元。资金主要投向三大领域: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占20.1%)、保障性安居工程(占15.4%)及交通基础设施(占12.6%)。同期,累计发行171.75亿元专项债券用于偿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标志着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建议下一阶段,四川省应强化政府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合理统筹安排财政资金以应对未来偿债高峰,进一步优化地方债期限结构,持续推进高息债务置换,以缓释偿债压力,确保专项债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发挥其对投资的撬动作用,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